首页
我州1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经验再次获全国推广!
2024-12-16 16:01:06
来源:
州住建局
阅读数:
26次
字号:
收藏
打印
分享:
分享到朋友圈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甘孜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提醒您:
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

  近日,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(第二批)》,其中我州乡城县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方面1项经验做法被纳入,再次获全国推广。



乡城县传统村落俯瞰


    乡城县以白藏房建筑为特色,发挥当地群众互助建房传统,以当地原材料保护白藏房、 建设白藏房,统筹安排专项资金490万元,农民自筹资金1470万元,开展白藏房屋面防水修缮项目奖补试点,改造提升61家精品乡村民宿,形成藏乡村色、康巴风采,成为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等影片重要取景地,2023年民宿业实现收入9900余万元,同比增长45%。 



乡城县白藏房灌顶   

    近年来,我州大力推进全国“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(州)”品牌建设,全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呈现出良好的工作局面,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效。

    高站位加强顶层设计。颁布实施了《甘孜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》,为保护利用建立了法治遵循。编制了州总规及71个《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》,制定出台了13个州、县工作方案,配套制发了《强化传统村落建筑风貌管控的通知》等系列政策文件,强化顶层设计。


乡城县传统服饰和民居


  高标准推进示范建设。坚持采取“3+9”州县分级试点模式推动示范建设,以3个州级示范为重点,坚持保护为主、以用促保,引领全州保护利用工作,同步推进9个县级示范区建设,带动周边村落组团发展,三年来共建设实施保护利用项目142个、建设投资10.2亿元,以1.5亿元中央补助资金撬动了超8亿多的资金,有效发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集中连片效益。


丹巴县中路传统村落


    高质量展示村落特色。坚持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、全域旅游、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相结合,分片打造东路康养休闲型、南路高原生态观光型、北路康巴文化体验型等传统村落集群示范区,建成了甘孜州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,并通过新华社、四川日报、四川卫视、川渝住博会等多种媒体、多种方式展示报道我州传统村落的独特价值、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,打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“甘孜品牌”。

  

 理塘县车马村仁康古街 


  高赋能激发村落活力。抓好文村融合,深度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,成功申报国省级非遗项目55项,新增州级非遗项目126项,新增非遗传承人372人;抓好旅村融合,理塘传统村落集群打造“千户藏寨”品牌,乡城青德积极培育田园观光、文化体验、康养休闲乡村旅游,稻城亚丁村按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标准进行精品打造提升,丹巴甲居藏寨和梭坡碉楼传统村落集群竞相争妍,魅力不减,还有康定的色龙村、若吉村,泸定的化林村及岚安的传统村落,在旅村融合上都走出了新路子,取得了好效果;抓好产村融合,积极培育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聚焦青稞、牦牛、藏香猪、食用菌等10大类113个优势农牧产品,新建牦牛产业集群项目21个、生(藏)猪产业项目43个,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97.76万亩,同时大力发展电商经济、“后备箱”经济,健全线上线下营销体系,吸引当地村民就业创业,增加村民收入,农牧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。


冬日的乡城县传统村落


    截至目前,全州有国家级的传统村落94个,省级的传统村落268个,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。2020年,我州被列为全国首批十个“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(州)”。2022年,我州“分类保护传统村落民居、加强传统村落宣传推广、推动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”3项经验做法首次被纳入住建部第一批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》向全国推广。2023年,丹巴县又被列为全省首批十个“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(区)”。2024年10月13日,在江西省婺源县召开的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上,我州乡城县作为全国4个县(市)之一、四川省唯一代表,作了现场经验交流发言。